·冲锋在前从死神手中抢回生命,舍生忘死用行动诠释大爱无疆
·昔日抗击非典,今日征战新冠,谨以此刊献给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者
17年前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如今再战新冠肺炎疫情,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有一群身披白衣的战士,他们有精湛的医术,有院士的专业,更有国士的担当。
冲锋在前,他们拼尽全力与病毒抗争,从死神手中抢人;日夜兼程,他们身体力行兑现“召必应,应必战,战必胜”的诺言…… 17年光阴改变了容颜,却带不走拯救生命的初心和勇气。致敬所有最可爱的白衣天使,谢谢你们为我们拼过命。
面对两次疫情,始终奋战在一线的有多位院士: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仝小林、陈薇……与他们并肩战斗的,是成千上万名白衣战士,有年过花甲的院长,有业内资深的教授,也有精通照护的护士,他们冲锋在前,用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昔日抗击非典,今日征战新冠,白衣英雄们有哪些感悟?本期,《生命时报》推出“抗疫特别策划”,用文字记录下其中19位医者的抗疫经历和感受。
国有大疫时,医生即战士
“国有大疫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这是17年前张伯礼抗击非典时的誓言。
如今,已是72岁高龄的张伯礼在抗疫前线奋战了50多天,由于多日劳累,在武汉做了胆囊摘除手术,术后第三天他便恢复了工作状态。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经验,是中国方案里的一大亮点。”张伯礼说,“事实证明,中医是能解决一些重大健康问题的,中医和西医优势互补,共同为患者服务是中国人民的福气。好东西还应为全人类健康服务。”……
这一次,他与妻子并肩作战
17年前,刚毕业不到2年的白浪“孤身”战非典;17年后的今天,他与妻子一同在武汉战新冠。
谈及两次抗疫经历,白浪认为最大的转变在于心态。非典时,他身上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没有丝毫恐慌。如今战新冠,行医数载的他已见过太多生死,内心多了一份敬畏。 “知道医生们辛苦,不少患者还时常提醒我们,注意身体,这可能是我经历过的医患关系最和谐的一段时期了。”……
60多岁再战疫,是我的荣幸
“在我60多岁时,还能打一次仗,是我的荣幸。”
17年前,陈亚岗带队抗击非典获国家嘉奖;17年后,他带领300多人的浙江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首战黄陂,二战光谷,再战蔡甸。
“没有条件就要创造条件,这就是再造新医院嘛!我们肯定行。”陈亚岗带领队员们多次踩点,熟悉方舱医院场地,在保障医疗安全的情况下尽快收治患者。……
见过许多生死,泪点依然很低
“和葛队一起工作就像吃了颗定心丸,他是个‘细节控’。”一位队员这样评价葛庆岗。
非典期间,葛庆岗一干就是20多天,每天8个多小时“泡”在汗水里全负荷工作;如今抗新冠,葛庆岗老兵再出征,他总讲“湿透我衣服的是眼泪”,身为ICU医生,他见过许多生死,自以为心已被淬炼得“很硬”,然而在武汉,他的泪点依然很低。……
此时不出手,枉费从医心
2003年非典暴发,巩守平奉命日夜兼程护送医疗队赴中央党校开展防控工作;17年后的大年三十,巩守平看着电视上不断播报的疫情数字,对同为医生的妻女说:“我在家坐不住了,我得去。”
抵达前线后,巩守平顺利完成了全国首例新冠确诊患者颅脑手术。术中,由于全副武装三级防护,巩守平需要不停地把头扬起来,张大口呼吸。又因为大量出汗,面罩里全是雾珠,他只能不停地微调角度,寻找没有雾珠的地方盯着做手术。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巩守平喜欢用这句话自勉。……
征召令下,我还是青年
“与‘84岁的钟南山’‘73岁的李兰娟’相比,我这66岁的人,应该还是个青年,理应有所担当!”2月20日一早,黄小民只身一人踏上了开往武汉的高铁,并为“中医药战疫”贡献着力量。
从医40多年,黄小民遇见过唐山大地震、肝炎大流行,后来又碰到非典、汶川地震、禽流感、甲流,20世纪90年代援非期间,还经历过非洲大陆的霍乱、流脑暴发……正是因为这些经历,让黄小民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更有底气。……
有国才有家,请战去一线
“有国才有家!我请战去武汉一线。”医院发出抗疫倡议书时,42岁的李建民第一个请缨去武汉。
抵达黄冈后,李建民和队友通宵达旦工作,饿了就吃方便面、开水冲凉饭,最终顺利在大别山区域建立了ICU大本营。
“医生只有一种信仰——专心治病,用心救人。”非典+新冠,两次抗疫经历让李建民真切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生是如此的自豪。……
如果你松手,疾病就赢了
1月25日下午3点,李庆云接到指令:随时待命前往武汉!本要回老家为老父亲祝寿的他,是科里第一个取消行程的人。
17年前,李庆云负责接诊的一对夫妇被确诊为非典,作为密切接触者,他也被送往指定地点隔离观察。17年后,李庆云成为独当一面的呼吸科主任医师,从当年的“年轻人”变成了如今的“前辈”。
在抵达武汉的50多天里,他和146名战友一起,承担了武汉三院80%以上的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
不是尽力,是拼尽全力
“我把各个病床的指标数据都做了记录,每天查完房,都要对着本子‘发呆’一段时间。”面对新冠肺炎,李太生坦言自己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
2003年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例非典病人,就是李太生诊断的。正是他的诊断意见,开启了协和抗击非典的正面应战。 李太生说:“地球本是微生物的世界,人类才是入侵者。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要敬畏自然、与微生物和平共存。” ……
武汉人不容易,武汉医护更不容易
2月6日晚10点半,马丕勇接到一通电话,随即收好行囊赴“战场”,就如同17年前抗击非典时一样。
他所在病区的患者平均年龄超70岁,不少患有多种基础疾病。“马大夫来了!”有时即便防护服上没写名字,马丕勇进入隔离病房时,也能被患者一眼认出。 3月29日,马丕勇随医疗队返回吉林,他说:“待到他年樱花胜,再回武汉叙友情。”……
每次护理都握住病人的手
2003年,刚毕业7个月的孙雪莲在非典隔离病房一待就是20天。17年后,她瞒着年迈多病的母亲,义无反顾来到武汉。
“如果说2003年参加抗击非典,冲上去是基于责任和热情;那这次来武汉,我的体能比不上17年前,但急诊经验更丰富,对危重症的预见性护理能力更强了。”……
援鄂医护零感染是最大的奖赏
“在武汉的六十多天,估计是我有生以来说话最多的一段时期。”
年近60岁的吴安华在此次抗疫中负责为一线医疗队进行院感培训,“常常是早上8点出发,晚上7点多才回到驻地,有时一天行程都是一两百公里。” 吴安华曾参与过非典防控,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有着丰富的经验。2003年,他参与制订湖南省非典型肺炎防控方案,在非典救治过程中整个湖南省没有一例医护人员被感染。……
非典经历是这次战疫的财富
2003年,北京首例非典患者在解放军总医院确诊,当时的解立新满腔热血,“我就像一个小战士,上面指哪我就打哪,很幸运我们科室没有一个感染。”
此次抗击新冠疫情,解立新勇担重任,成为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核心成员:白天奋战于抗疫一线,参加远程会诊,一刻不得闲;晚上所有人都休息了,他又继续伏案工作,及时总结临床救治经验,撰写多篇新冠研究论文。……
就算病人放弃,我们也不放弃
这次疫情徐爱晖曾接诊过一对80多岁的重症夫妇,家属已经不抱希望了。“就算家属放弃,病人自己放弃,可是我们不能放弃。”在这份信念的支撑下,经过悉心治疗,二人最终都顺利出院了。
如今,经历过恶性肿瘤放化疗、仍需服药的徐爱晖,态度坚决,连夜报名上了一线。
成功抢救92岁脑梗塞昏迷的新冠肺炎病人,两次把36岁的多发性骨髓瘤、呼吸心跳骤停的疑似新冠病人从死神手中救回……面对称赞,徐爱晖说:“对医生来说,这并非什么惊天动地之举。只要是医者,这就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进了病房,心就不慌了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穿上这身白衣就有了使命感,心里就只想着去帮助病人,减少他的痛苦。”
一听说医院要组织医疗队驰援武汉,张春玲没顾上和家人商量就报了名,当时她想到的是,自己是感染专业出身,有抗击非典的经验,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问及参加两次重大抗疫的感想,张春玲表示,这都是成长与历练,她为践行了一名医生的责任和担当而感到骄傲,为一方有难她没有退缩而自豪。……
哪有战士离开前线的理儿
“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不断克服困难、努力向前,未来指日可待 ,胜利可期 。”
17年前,张挪富主动请缨抗击非典;17年后,再战新冠,他和团队挑起武汉协和医院西院ICU病房的重担。
除了专家身份,张挪富还赢得了“管家”头衔,从队员们的安全防护到后勤保障,他都全力负责。……
多救一个病人,便多拯救一个家庭
“希望疫情结束时,大家能摘下口罩照个全家福,就叫‘2020武汉新冠肺炎战疫胜利大会师’!”
作为军队专家,张智健在武汉多个医院奔波,成功完成火神山医院首例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帮助医护人员提高专业水平,最终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他指导工作的微信群被队员命名为“张智健主任天团”,只要群里有求助,任何时候他都有求必应。……
从医40年,没见过这么多危重病人
“本以为我这辈子再不会戴着防毒面具做手术了,17年后又穿上了防护服做手术。”
今年66岁的周新行医已经40多年了,作为医疗组组长,有风险的操作他总是带头第一个去做。“我不能害怕,我害怕的话其他医生就更害怕了。”……
我有经验,让我冲在前面
“我有经验,让我冲在前面!”在武汉工作50多天来,这是朱凤雪最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武汉前线度过48岁生日,身为副队长的朱凤雪与队友们一起,将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新冠肺炎患者病死率从6%下降到2.8%。 非典、广西百色坍塌事故、武汉援鄂……朱凤雪的救援履历上有多次应战经验。……
近日,《柳叶刀》刊登述评称,医护人员是每个国家最宝贵的资源。他们不仅仅是“士兵”,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面对的是高于常人的感染风险,理应受到尊重与保护。
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战斗中,全世界都闪耀着医护人员的身影,全球民众也纷纷向奋战在一线的医护英雄们致敬,为他们鼓掌。 在意大利伦巴第、西班牙马德里、法国巴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美国亚特兰大、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印度泰米尔纳德邦、英国伦敦……很多人都参与到了“为医护人员鼓掌”的活动中。
深圳、重庆、南京等地“全城亮灯”向医者致敬;法国埃菲尔铁塔、英国伦敦眼等地标性建筑,也亮起灯光,向医者表达感谢。
面对社会各界的赞誉,钟南山院士却始终谦逊地表示,“我不过是一个看病的大夫”,但“尊重和信任可‘激活’医生”。这些平日里可能默默无闻的医护们,值得被牢记、被颂扬。所以疫情过后,人们不要忘记这些为我们拼过命的医者,现在如何被感动,今后就请如何去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