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误服,儿童药物中毒主因

受访专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临床药学教研室主任  吴玉波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分会发布的《2015儿童用药安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儿童药物中毒呈上升趋势,形势严峻,相当于每3个因中毒就诊的孩子中,就有2个孩子药物中毒。为此,《生命时报》特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临床药学教研室主任吴玉波,根据报告内容总结为儿童用药提出建议。

家长:养成良好用药习惯

《报告》显示,儿童自己误服占儿童药物中毒就诊的原因之首。对此,吴玉波表示,儿童常难以分辨药片和糖豆,一旦误服十分危险。因此,家长最好养成以下家庭用药的好习惯。

分门别类防拿错。不要把药品和其他物品(尤其是食品)混放在一起。成人药与儿童药要分开,外用药与口服药要分开,以免错拿造成误服。如果家中有需要长期服用的药品,建议也要与其他药品分开放置。

避免在孩子面前吃药。年龄小的,尤其是1~4岁的孩子好奇心比较重,一些药品的色彩、形状及甜味糖衣对他们都有极大吸引力,如果储存不当,孩子可以拿到,就很容易把药片当作好吃的糖豆误食。而且,孩子和成人不同,他们喜欢用手、用嘴来感受新奇的东西,加上模仿能力极强,孩子就可能偷偷模仿家长吃药,导致误食。

告诉吃药原因。《报告》显示,儿童药物中毒的高发年龄段是1~4岁。吴玉波介绍,生活中,有些母亲为了让孩子吃药,通常会哄说药片味道像糖果一样甜甜的,并且有些适于儿童的药,确实会迎合孩子口味,添加甜味。这个善意的谎言很容易会让孩子误以为药和糖是一个概念而乱吃,从而出现药物中毒。因此,家长应该告诉他们药名和为什么要吃药,让孩子知晓没病自己偷吃药是非常危险的。

选择儿童保护包装。尽量给家里的小孩选择有安全瓶盖等保护包装的药品,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儿童自己开启药瓶取用药品。吴玉波告诉记者,在世界卫生组织推动的预防儿童中毒各项措施中,儿童安全盖等保护措施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欧美国家对此非常重视,1970年美国就实行了中毒预防包装法案(PPPA)。结果显示,当60%~75%的生产者按此执行时,儿童误服阿司匹林率降低了45%以上;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报告也显示,儿童药物中毒降低了45%~60%,因类似伤害急救治疗的孩子减少了60%~90%。

药品往高放。药品应放置在高处,也就是儿童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地方,上了锁的柜子也是一个选择。切勿将药品随意放在桌柜上、枕边或儿童容易拿到的抽屉里。

保存完整说明书。保留产品说明书、保质期等标签,可有效防止药品过期变质,提醒家长药品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等重要信息。

老人:不要让孩子替自己取药

吴玉波告诉记者,《报告》数据显示,在儿童误服的药品中,心血管类药品连续三年位列前三。同时,63%受访家庭的老人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71%老人参与了孙子辈的服药过程。因此,让家里的老人认识儿童用药安全重要性,是儿童药物误服必不可少的预防措施。

让孩子拿药是潜在风险。此次《报告》提示,老人看护孩子的情况很常见,60%的家庭中孩子是跟祖辈住在一起的。而老人大多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吃药。有时行动不便,会让孩子帮忙拿药服用。这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到药品,是药物中毒的潜在风险。因此,长期服药的老人,一定要坚持自己取药,且不要让孩子知道储存药物的地点。如果遇到行动不便的情况,应打电话求助自己的子女或邻居。

写下服药信息。吴玉波表示,根据《报告》调查结果,孩子生病时,很多家长没特意嘱咐老人应如何给孩子服药,没清楚告诉老人服药剂量、时间和说明书之类的信息,老年人可能将药品搞错,导致儿童药物中毒。吴玉波强调,若需让老人帮助服药,一定要在叮嘱的同时,用较大的字写下服用剂量和时间。并到了给孩子喂药的时间,打电话再次提醒。

知晓处理措施。家长应告诉老人孩子误服药物的可能表现及应对措施,如误服安眠药,若剂量不大,大多表现为精神疲软或嗜睡。此时,应马上拨打120,同时可将孩子腹部顶在救护者膝盖上,让头部放低。再将手指伸入孩子喉咙口,轻压舌根部,反复进行,直至呕吐为止。若让孩子躺着呕吐,要侧躺防止呕吐物堵塞喉咙,吐后残留在口中的呕吐物也要马上清除。

还需要提醒的是,每个家庭的情况、孩子性格都不同,甚至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误用药品风险的具体情况也在变化。对抗儿童误服药物,需全家人共同提高警惕,不断努力。▲(生命时报特约记者魏亚丰采写)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生命时报”的所有作品,均为《生命时报》合法拥有 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