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现代人的心态变了

受访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张侃

现代社会,物质越来越丰富,可人们内心却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琢磨。是什么让现代人充满烦恼、少有快乐?

心态行为悄然改变

23岁的肖颖是个性格要强的姑娘,各方面追求完美,严格要求自己。毕业后顺利进入一家国企工作,业务能力突出,可同事关系总处不好。她说自己刚入职时很尊重老同事,但慢慢觉得那些人都是“混饭吃”,水平不行还“倚老卖老”。渐渐地,肖颖变得爱与人抬杠,以证明自己见解独到,还总猜忌同事暗中说她坏话。

“现在的年轻人,分外的事一点都不肯做,斤斤计较,得失看得太重。”北京某机关单位负责人沈先生说,他上世纪80年代参加工作,当时人人都以当先进为荣,领导和同事的一句表扬都能高兴半天,也不图回报。可现在的年轻人做点啥都要用钱衡量,前阵子单位来了个小伙子,我让他周末下趟基层,他竟问有没有补助?

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侃教授看来,这并非个例,现代人和自己的父母辈或者爷爷奶奶辈相比,心态和行为确实发生了变化。社会文明日趋进步,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公共事件反而多了,人心更加禁不起试探。

人们对待生活,少了情怀,变得斤斤计较;对待压力,缺了坚忍,承受力变差;对待工作,眼高手低、看不起别人;为人处世,稍不如意就情绪失控,戾气很重;好不容易考进大学,因偶尔挫折或学业压力,一蹶不振或愤然自杀;感情稍有不顺,就自暴自弃;扛不住领导的批评,不是破罐破摔就是冲动辞职;遇到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冷眼旁观、态度冷漠……

六大原因让心态复杂

联合国《2017年世界快乐报告》显示,中国人“幸福指数”排第79位,不及同在东亚的日韩两国,新加坡则是亚洲最快乐的国家,位居第26位。是什么夺走了现代人的快乐,让人们的心态越来越负面。

社会变化太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创造的物质财富大大超过以往,如此快的发展步伐,使得传统文化未被全面保留。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人们面对铺天盖地的新闻,会抱着猎奇心理去看,也会不自觉地关注负面新闻,习惯了吐槽、否定,心态变得越来越挑剔。

家庭教育改变。以前物质生活不富裕,孩子从小就学会帮父母分担家务、懂得照顾弟弟妹妹,养成了独立性格,有分享精神。而现在的年轻人多是独生子女,小时候生活环境优渥,父母也溺爱呵护,缺乏忍耐力和分享精神,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绪容易过激。

传统教育缺失。中国自古便重视德行兼备,而现代社会,主要是靠知识、学历去衡量一个人的优劣,忽视了德行、为人处世能力的培养。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成绩优秀,却不懂人情世故的原因。

喜欢比较。当今社会越来越浮躁,同龄人中总会有“富二代”“官二代”。看着别人开豪车、买名牌,自己心中落差很大,长期失衡感会让人心生挑剔,觉得被生活所“亏待”,抱怨“为什么我就没有这样的生活”“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

趋利避害。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衡量一件事要不要做,无害是底线。但是,趋利避害不该是自私的借口。有人说,现代社会“好人难当”,扶个老人都有被讹的风险,但如果人人都自私自利,这个社会将更冷漠。

“包袱”太多。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很多人都活在别人眼中,想成为别人口中的“好孩子”,难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就连找工作也要找个能让亲朋好友“刮目相看”的。别人的目光被过度放大,人心自然会变。

调整心态找回正能量

“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张侃强调,虽说现代人有些不良心态需要及时调整,但还有一些看似和过去不同的观念,只要不伤害他人和自己,是值得肯定的。比如攀比心和逆反心,这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也要让它回归社会去创造性发展。“人是立体的,需要有标签和特点,如果大家都一样,社会就没办法进步了。”至于如何调整不良心态,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不断反省。

明确生活意义。人生的目的不仅仅是名利,而是能为他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我们要对本真的生活有所追求,帮助、包容别人,体验生活中简单的幸福。

多与“正”为伍。坏情绪会传染,消极的环境会让生活痛苦不堪。生活中,多跟正能量的人交朋友,一起共事、聊天,多接受积极因素。

接受不确定性。如果你认为周边环境有害或有威胁,心情就会变得焦虑不安,甚至充满负能量。比如,同样是半瓶水,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人们要努力关注积极、光明的一面。现代社会中,需要学习的是接纳不确定性,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要修炼从容的内心。

灵活看待遇到的坎儿。遇到瓶颈或难处,换个角度考虑,可能会看到“坏事”背后的机遇。美国苹果公司前总裁乔布斯有一个妙招:当他面临巨大挫折时,就会想“如果明天就要死去,我会如何选择”,破釜沉舟后,总有新视角出现。

别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想让每个人都满意,最终结果可能是自己不快乐。想得太复杂不但无济于事,而且可能会扼杀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