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党委副书记 台保军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原主任 韩永成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口腔”的定义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色泽正常,不出血。但在我国,能达到这个标准的人却不多。最近一次的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龋齿和牙周病患病率明显上升,但治疗率却很低,国民口腔状况堪忧。
相比城市,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民众缺乏口腔保健意识,同时缺少口腔医疗资源,再加上不法游医招摇撞骗,情况更为严峻。专家呼吁,农村口腔问题亟需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牙快掉光了才来看病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原主任韩永成告诉《生命时报》记者,门诊中,口腔疾病最严重的患者几乎都来自农村。前不久,他诊治了一位60多岁的河北老农,就诊时半口牙都掉光了,剩下的几颗也摇摇欲坠。经检查,牙齿脱落的原因是慢性牙周炎导致牙龈萎缩,进一步导致牙齿脱落,而牙周炎和不重视口腔清洁密切相关。老人说,他几乎从不刷牙,起初只是牙龈出血,后来牙齿慢慢松动,一个个掉下来,直到觉得吃东西费劲才来就医。韩永成说,但凡早点洗牙、刮治、消炎,老人的牙就不会早早脱落,如今咀嚼功能基本丧失,非常可惜。
我国多项调查显示,农村居民口腔卫生状况明显比城市居民差。贵州省疾控中心针对省内12个县的调查发现,农村居民不刷牙比例高于城市,特别是60岁以上人群,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的比例,城市、农村分别为39.9%和22.8%;在牙病就诊方面,城市就诊比例是23%,而农村为12.5%;9.9%的城市居民洗过牙,而农村仅为3.4%。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曾在陕西省岐山县益店镇宋村开展口腔健康调查,结果发现,63%的村民患有不同程度的口腔疾病,但却从未治疗。究其原因在于,村民自认为口腔健康或病情轻微,还没到需要医治的地步。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台保军表示,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正在进行中,预估农村口腔健康状况不会转好。
专家分析认为,农村口腔问题比城市严重得多,和以下因素有关:一、口腔保健意识欠缺。时至今日,农村还流传着错误、愚昧的护牙观念,比如“牙齿不刷不会松”,一些人从不刷牙,多数人不能坚持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普遍不知晓龋齿、牙周病的危害,即便得了口腔疾病也不当回事,直到疼得实在受不了才来就医。二、农村口腔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看牙病要去很远的地方。三、医保对口腔疾病的报销非常有限,很多农民支付不起,于是不去就医。
农村急缺牙科医生
近年来,我国口腔医学院系从十几所发展到一百多所,口腔医生数量空前增加,但仍存在很大缺口。国际上认为,口腔医生与人口的合适比例应为1∶2000,但在我国这一比例约为1∶40000。数据显示,我国仅有口腔医生 2.5 万人左右,却有 25亿颗龋齿待补,6亿颗错位畸形牙待矫正,10亿牙周病患者待医治。
台保军告诉记者,我国城乡口腔卫生资源发展极不平衡。一方面,城市口腔卫生资源相对过剩,牙科诊所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口腔卫生资源严重不足,很多口腔工作开展不了。具体来说,农村口腔医疗资源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人才急缺。据一位东北读者介绍,在其老家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辉南镇,乡镇卫生院聘请不到口腔医生,镇子上只有两名牙医,一个自己开了诊所,另一个承包了镇卫生院口腔科。类似情况在农村非常普遍,上文提到的岐山县益店镇在调查时共有3.2万人口,却没一名专职口腔医生。
在一些农村卫生院,不得不由五官科医生兼职做口腔科工作,其理论薄弱,技术缺乏,很难胜任。
二是设备急缺。口腔治疗椅和配套设备价格昂贵,即使在大城市的大医院,也是有限资源,基层医院往往由于资金问题没钱采购。洁牙机、牙科治疗机等必备器材都没有,何谈治疗?
韩永成担忧地说,我国牙病患者大部分都在农村,但绝大多数口腔专业毕业生都想留在大城市发展,所以造成口腔专业“就业难”的假象。如何鼓励年轻人去基层和农村服务,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游医骗子害人不浅
农村急缺口腔医生,便给不法游医提供了可乘之机,隐患极大。去年夏天,湖北省宜都市的一个小村里来了两个年轻“医生”,穿着白大褂,背着医药箱,开着面包车,在村口亲切地喊着“大爷、大娘”,“我们是四川省医院的牙医,来下基层,补牙、镶牙只收成本价,价格便宜,安全放心。”年过七旬的村民吴大爷听信了这套说辞,掏500块钱镶了3颗牙。可没过两个月,吴大爷的假牙开始松动,半张脸也肿了起来,儿子看着不对劲,赶紧送到市里的大医院。医生看完,叹了一口气说,几根铁丝把假牙和好牙绑在一起,由于手法粗暴,牙床已经化脓,“好牙”也保不住了。于是,医生将假牙连带“好牙”一起拔掉,这次治疗和后续修复花了上万元。
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某村,“上门镶牙服务”很有市场,隔三差五就有人在村里骑着自行车,吆喝着“镶牙嘞,镶牙嘞,镶一口牙只要300块!”游医背着工具箱,装着扳手、钳子、铁丝等简陋的用具,到村民家里治牙,这家杀神经,那家拔牙,忙得不亦乐乎。然而,村民补的牙、镶的牙过不久就掉了下来,遭罪又花钱。
江苏省镇江市卫生部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游医,如今农村里还有很多个体牙医诊所,其中一些没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的诊所即使取得许可证,但却雇佣非专业人员执业。在农村,大多数个体牙医诊所都是农民自己的房子,生活区和工作区不分,设施简陋,卫生环境差。在检查中,经常看到沾有患者血液、牙体切割组织的牙钳、牙镊随意摆放在盒子内、桌子上,极易造成交叉感染。
不仅在农村,在城市的集市、街边、城乡结合部也存在这类现象。游医主要以拔牙和镶牙为主,在路边或菜市场随便摆张桌子,铺上一张花哨的广告布,声称能快速拔牙、镶牙,就开始“接活儿了”。台保军表示,这类行为属于非法行医,埋下很多健康隐患:设备、器材长期露天暴露,未经消毒隔离,容易传播乙肝、艾滋病毒等疾病;拔牙、种牙等侵入性手术,如感染控制不达标,容易诱发其他病变。
台保军说,游医骗子在农村和城市边缘地带招摇撞骗、大行其道,和这些地区存在监管、执法盲点有关。不过,农村地区广阔,监管的确存在不小的困难。不愿透露姓名的卫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游医具有流窜性,不容易逮到,而一些存在问题的个体牙医诊所往往都以民房为诊疗场所,有的没有任何标志,外观看不出是一个诊所,贸然搜查面临争端。另外,医疗卫生监督工作存在卫生部门唱独角戏的情况,与公安、工商等部门协调不够,使打击非法行医存在进门难、取证难、收缴难、执行难的问题。
各方出力解困境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健康状况不良已成为困扰农民生活的一个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台保军和韩永成共同呼吁,解决这一问题,面临诸多困境,但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一定能有所进步。
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医疗卫生部门应联合公安、工商严厉打击非法行医的个人和组织,重点排查农村、农贸市场和城乡结合部,还公众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
培养基层口腔人才。国家应划拨专项资金,加大基层口腔医生的培养,并用合理的薪资让他们留在基层工作。现阶段,可由三甲医院口腔科牵头,对基层口腔医生开展对口培训,提高基层诊疗水平。
基本口腔治疗纳入医保。建议新农合医保报销政策向口腔疾病适当倾斜,将补牙、洗牙等最基本的口腔治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加强口腔健康宣教。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在全国推广“三减三健”,“健康口腔”是“三健”中的重要一项。各地卫生疾控部门应加强口腔健康科普工作,针对农村儿童青少年以及老年人,进行口腔保健知识的培训。还要教他们识别医疗骗术,自我保护,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
养成健康护齿好习惯。坚持早晚刷牙,每次保证3分钟,牙刷每2~3个月换一次。若有龋齿、牙龈出血、牙齿敏感或松动等问题应及时就医治疗,留住一口好牙。▲(生命时报记者 高阳)